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是深化“安财新经管”发展战略的重要之年,也是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攻坚之年。今年全校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新形势新特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巩固和深化巡视整改成果为契机,坚持依法治校,在法治轨道上大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立德树人,在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大力实施“安财新经管”发展战略;坚持系统观点,在全面部署中准确把握“十四五”高质量发展主线;坚持底线思维,在价值塑造中持续加强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工作。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迎难而上、乘势而为,加快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新突破,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1.以政治建设为统领。⑴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精神,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切实践行“两个维护”。⑵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管党治党和办学治校全过程。⑶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省委教育工委决策部署,加大对制度政策和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考核,提高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⑷严格落实中央巡视我省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持续深化省委巡视整改成果,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步伐不停、干劲不松,建立健全整改常态化、长效化机制。⑸巩固和拓展定点扶贫工作成效,扎实做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在“扶志”和“扶智”上持续用力。
牵头校领导:丁忠明、杨烨、朱红军、宣扬
牵头单位:⑴党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⑵发展规划处,⑶纪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⑷巡视整改办公室、各整改责任单位,⑸党委组织部。
2.以思想建设为引领。⑴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努力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重点提升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政治能力和领导水平。⑵强化师生理想信念教育,紧扣建党100周年重大主线,精心策划组织爱党爱国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⑶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监测预警、动态摸排、分析研判、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机制,加大对重大舆情应对处置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守好意识形态网络和课堂双阵地。⑷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牵头校领导:杨烨、周加来
牵头单位:⑴-⑶党委宣传部,⑷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
3.以组织建设为基础。⑴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⑵深入实施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持续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继续实施基层党建“领航”计划,培育示范基层党组织。⑶巩固“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反馈问题整改成效,进一步提升选人用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⑷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不断激发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⑸加强干部梯队的分析研判,注重年轻干部的统筹规划和使用,建立健全年轻干部常态化选拔配备使用机制,对政治素质好、实绩突出、敢于担当的年轻干部,及时做好跟踪教育,进行重点锻炼、重点培养。
牵头校领导:杨烨
牵头单位:⑴-⑸党委组织部。
4.以作风建设为抓手。⑴扎实开展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创新警示教育形式与途径,常态化开展常规性警示教育活动。⑵坚持不懈整治“四风”,持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省委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若干规定,大力营造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党风校风。⑶压紧压实作风建设主体责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链条,注重发挥领导干部的“头雁效应”,突出抓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⑷强化工作督促检查,统筹推进解决智慧校园建设、交通路老校区土地置换、济南啤酒集团股份、龙湖西校区部分教师住宅楼产权和住宅楼加装电梯等重点难点问题。
牵头校领导:杨烨、宣扬
牵头单位:⑴-⑶纪委办公室,⑷纪委办公室、图书与信息中心、校工会、资产管理处、财务处。
5.以党风廉政和纪律建设为保障。⑴持续强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论述的学习,全面梳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点,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⑵严格执行《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推动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党委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贯通联动、一体落实。⑶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召开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制定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四清单”。⑷抓深抓实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加强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纪委作用,探索推进巡察工作。⑸持续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精准把握适用条件及转化标准,提高执纪问责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牵头校领导:杨烨、宣扬
牵头单位:⑴⑷⑸纪委办公室,⑵⑶党政办公室、纪委办公室。
6.以制度建设为准绳。⑴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加大破除“五唯”的力度,全面梳理修订各项各规章制度,切实发挥评价指挥棒的导向作用。⑵不断完善和落实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等“三会”制度,督促检查各学院严格执行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推动构建党政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有效决策的制度框架。⑶健全法治工作机制,坚持把健全制度与执行制度统筹起来,按照“谁制定谁负责”的原则,实施包保督导责任制,切实发挥制度刚性约束作用。
牵头校领导:杨烨、朱红军、冯德连、宣扬
牵头单位:⑴发展规划处,⑵党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⑶纪委办公室。
7.以统战和群团工作为依托。⑴加强政治引领,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成员在学校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建设性作用。⑵合并开好党代会、教代会、工代会年会,进一步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⑶发挥工会组织四项基本职能,健全“帮扶、救助、慰问、福利”四位一体教职工服务保障体系。⑷做好共青团换届工作,加强对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的管理。⑸建立离退休和老干部党建工作协同体系,推动形成老同志关心下一代、年轻人关爱老一辈的“双关”工作格局。
牵头校领导:杨烨、程刚
牵头单位:⑴党委统战部,⑵党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校工会,⑶校工会,⑷团委,⑸离退休工作处。
二、统筹推进事业发展,加快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步伐
8.全力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⑴贯彻落实《安徽省教育现代化2035》及其五年实施方案,注重把社会期盼、师生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学校“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⑵按照对标领先、追赶发展的思路,坚持纵向对比总结发展经验,横向比较查找现实差距,科学谋划好“十四五”发展新目标、新路径。⑶坚持系统思维,立足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内容,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一体谋划学科专业、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明确阶段性重要发展指标、重大战略任务、重点改革举措。⑷强化分工抓落实,制定规划落实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同步谋划规划落实工作,统筹年度监测、中期检查和终期考核等工作,构建规划编制、实施、考核的管理闭环。
牵头校领导:朱红军
牵头单位:⑴-⑷发展规划处。
9.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⑴落实“五育并举”,实施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教融合、美育熏陶、劳动促进五大行动,打造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⑵纵深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推进构建“十大”育人体系一体协调联动机制。⑶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提高思政课程建设质量和内涵,继续抓好“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工作。⑷统筹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探索财经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途径。⑸大力推进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建设,打造“教管服”一体化智慧思政平台,持续推进网络育人工作,积极组织申报安徽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基地。⑹落实教育部“四新”建设要求,保持“安财新经管”发展战略定力,组织开展实施绩效评估,明晰推进责任主体,落实问效、问责机制,确保取得让师生满意的成效。⑺推进实施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⑻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认真组织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⑼深入贯彻落实《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坚持质量导向,以强化原始创新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⑽开展学历继续教育远程化教学过程质量评价,持续提升社会培训规模效益。⑾紧盯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深化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联动机制。
牵头校领导:杨烨、朱红军、周加来、张焕明
牵头单位:⑴教务处、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⑵党委宣传部,⑶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⑸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⑹发展规划处,⑺⑻教务处,⑼研究生院,⑽继续教育学院,⑾学生处。
10.提升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⑴对标博士授予单位指标要求,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抓落实,统筹谋划解决生均经费、生师比和博士化率等突出问题。⑵全力做好学科评估和学位授权点周期性评估。⑶开展学科特区中期考核,实施学科特区设置动态调整。⑷瞄准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注重与兄弟高校合作,集中力量做好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⑸完善服务地方平台,认真做好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智库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工作,积极申报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⑹整合优质资源力量,打造特色平台,积极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团队。⑺优化科研成果评价,组织省级科研成果奖申报。
牵头校领导:朱红军,冯德连
牵头单位:⑴发展规划处,⑵⑶研究生院,⑷-⑺科研处
12.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⑴对标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定位和目标任务,重点加强与兄弟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推动社会服务成果取得实质性新突破。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小岗研究系列成果。⑶持续打造系列研究报告品牌,提高服务地方和行业发展的贡献度和显示度。⑷深化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系,推进合作经济、棉花检验等方面的研究与合作。⑸落实社会服务考核指标体系,广泛开展社会合作,充分培育和挖掘校友资源,发挥好教育基金会作用。
牵头校领导:朱红军,冯德连
牵头单位:⑴科研处,⑵小岗研究院,⑶科研处、安徽经济发展研究院、中国合作社研究院,⑷中国合作社研究院,⑸社会合作处。
13.持续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育稳”工作。⑴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不断完善人事人才政策,做好人才项目的优化整合工作。⑵统筹做好各类人才项目申报、评审和跟踪问效,发挥好高层次人才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育举措,加强人才引育力度,努力实现高层次人才引育新突破。⑶落实教育部《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推进人才评价改革。⑷落实校院两级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队伍制度,关心关注高层次人才的思想动态,及时响应和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⑸积极争取省、市对高层次人才项目的资金支持,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争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⑹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管理制度,加快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平台建设,全力满足高层次人才事业发展需要。⑺全面深化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强化师德师风培训和考核。
牵头校领导:朱红军
牵头单位:⑴-⑺人事处、教师能力发展中心
14.扩大开放办学和国际交流。⑴大力推进合肥研究院建设,努力实现研究生培养与研究院建设融合发展。⑵积极组织申报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进与韩国又松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项目招生。⑶推进中菲、中乌等合作交流基地项目,做好留学生线上招生、教学工作。⑷规范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管理,扎实做好外事领域和涉港澳台地区风险防控工作。
牵头校领导:朱红军,张焕明
牵头单位:⑴发展规划处、研究生院,⑵-⑷国际交流中心
15.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⑴持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推进专职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编制落实到岗到人。⑵以学生为本,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不懈培育优良学风,营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⑶加强学生思想和价值引领,持续推进养成教育,倡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⑷持续做好“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建立健全发展性资助、隐形资助、智慧资助等多渠道资助体系。⑸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建康水平。
牵头校领导:杨烨、朱红军
牵头单位:⑴人事处,⑵-⑸学生处
16.持续打造校园文化。⑴挖掘校史资源,深入开展师生校史校情教育,增强爱校、荣校情怀。⑵加快推进综合档案馆建设,做好师生档案信息服务。⑶结合办学历史和学科特色,推动实现文化育人、以文化人的功能。⑷持续打造“校园读书创作”“一院一品”等特色学生活动品牌。⑸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营造格调高雅、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环境。
牵头校领导:丁忠明、杨烨
牵头单位:⑴⑶党委宣传部,⑵党政办公室,⑷⑸团委。
17.优化管理和服务保障。⑴加强预算管理,积极争取办学资金。⑵持续做好内部控制与控制风险评价。⑶扎实做好资产清查与管理、招标采购、维修改造工作。⑷积极推进实验室与教师工作室建设工作。⑸大力推动产学研创新实践基地和危旧楼拆建等基本建设项目。⑹统筹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加强基础数据标准化建设,推进数据共享和分析应用。⑺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打造服务师生的数字文献服务中心。⑻认真做好新时期高校保密工作,提高保密工作管理水平。⑼扎实做好后勤保障服务,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和校园环境整治。⑽做好全体师生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和体检服务工作。
牵头校领导:丁忠明、朱红军、程刚、张焕明
牵头单位:⑴财务处,⑵审计处,⑶-⑸资产管理处,⑹⑺图书与信息中心(图书馆),⑻党政办公室,⑼后勤管理服务中心,⑽保卫处、校医院。
18.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⑴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思路不动摇,坚决避免校园突发性聚集性疫情风险,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⑵进一步完善校园管理措施和突发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完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⑶精准掌握师生动态和健康状况,有序组织好师生返校工作。⑷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教育教学工作。
牵头校领导:朱红军、周加来、程刚
牵头单位:⑴-⑶疫情防控办,⑷教务处、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