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关于推进“四位一体”育人体系
建设的实施意见
校政字〔2016〕164号
(2016年12月19日校长办公会通过)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皖教高〔2012〕7号)、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皖政办秘〔2015〕207号)、《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等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六有’大学生”的重要要求,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总结我校近几年的工作,围绕“知识探究、能力提升、素质培养、人格养成”四位一体育人体系建设工作,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将建设“知识探究、能力提升、素质培养、人格养成”有机统一的“四位一体”育人体系作为工作重点,以知识传授为基础,将知识外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促进学生养成健全人格,全面提升我校人才培养质量。
二、实施原则
坚持将育人体系建设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围绕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校内外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到人才培养全程中;坚持将育人体系建设与学生发展需求相结合,彰显学生个性和自然禀赋,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坚持将育人体系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相结合,学科专业建设要围绕育人体系展开,育人体系要落实于学科专业建设,实现两者相互促进。
三、总体目标
通过“四位一体”育人体系建设,贯彻“商界精英”、“社会骨干”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社会育人”的教育大格局,使人才培养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以知识学习和探究为基础,促进学生能力、素质、人格的协同发展,实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四、“四位一体”育人体系建设的内容
“知识探究”:着力构建学生自发地学习知识、自主地探究知识的环境和体系。加大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体系的力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热情,培养创新思维和意识。在知识探究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一、二、三、四课堂联动作用。充分利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形式,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学习。
“能力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应该包括表达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社会担当能力。着力打造“思想引领平台”、“实践教育平台”、“创新创业平台”、“素质拓展平台”四个平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三种能力”的培养。改革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倡导使用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改革考核评价机制,增加教学过程考核比重,减少结果性考核比重。将课外实践学分、社会责任学分与课程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有机整体。探索使用实践学分替代课程学分。将能力提升与知识探究、素质培养、人格养成形成有机统一。
“素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创新(创业)素质。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氛围。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不仅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的作用,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个性、陶冶情操、发展能力、提高素质。
“人格养成”:人格养成的着力点在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人。通过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用批判性精神和创新性思维认识世界和社会。通过引导学生培养良好习惯、丰富文化知识、参与社会实践、确立奋斗目标,使得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努力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愉快学习,未来成为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普通劳动者和合格社会公民。
五、具体措施
(一)围绕育人体系建设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1.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以及人才培养规律,树立“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分流发展”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本科人才培养“四个计划”,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多路径的人才培养机制。
2.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修订完善人才培养计划,系统梳理和调整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设置通识教育平台、基础课平台、专业课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实践育人平台、个性化学习平台,加大开设富有地方性特色及学校优势的课程。
3.推进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教师采用问题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合作教学、案例教学等混合教学方式,倡导基于问题或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法,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探索研究型学习、研究型教学双向互动教学新模式。
(二)围绕育人体系重点开展四大平台建设
1.加强思想引领平台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断创新国防教育形式和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意识;利用新媒体平台,探索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加强法律基础课程建设,强化学生法律意识;以基层团组织建设为抓手,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进四信”、做“六有”大学生等内容积极开展主题团日活动;通过学生党校、团校培训、“青马班”、学生干部培训等,加强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和教育力度,打造精品学生党团建项目。
2.完善实践教育平台建设。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外实践学分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课外学分制,打造第二课堂成绩单;鼓励各学院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勤工助学、社区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围绕社会热点、理论政策研究等,进一步加强学生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加大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积极拓展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校内各类实验中心的作用,依托实践基地不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3.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以推进创新创业活动为契机,完善创新创业相关制度;继续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组织实施工作,做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申报、中期检查、结项审核等相关工作;充分发挥创业学院、创业孵化基地的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做好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将专业课堂教学与学科竞赛有效融合,争取在“挑战杯”等国家级重要赛事方面取得新突破。
4.加强素质拓展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学风、教风建设,从制度建设、院风建设、班风建设、考风建设等不同层面,不断提升学生业务能力素质;加强学生美育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加大公共艺术教育系列课程、传统文化课程、礼仪课程建设力度,提升学生人文审美素质;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学生身心健康素质。
(三)围绕育人体系建设打造校园文化氛围
1.打造特色的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国学讲坛、诵读经典、人文讲堂等活动,在各种节庆纪念日、校庆纪念日等时段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倡导学生行为举止文明,培养有品位、有文化、有道德的安财人;积极开展“校友论坛”、“名家讲坛”等校园文化活动;以“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文化活动为载体,结合“一院一品”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的建设,努力形成具有安财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大学生社团的投入和建设力度,继续深入推进社团建设“百千万”工程,使学生社团成为学生人文素养拓展和提升的重要平台;加强校园文化景点、人文景观和文化设施建设,提升校园人文环境的品位、格调和内涵。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继续深入开展启航教育、养成教育工作;将日常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实践活动中获取新知识,养成独立思考、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严谨推理的学习生活习惯;定期进行教室卫生、宿舍卫生的检查评比,举办寝室风采大赛、雅室设计大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充分发挥校青协和学生社团的作用,开展各类校园环境美化活动,促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围绕育人体系建设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重视师德师风建设,通过教师在课堂内外表现出的精神风貌,引导和感染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发挥学校教职工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引导和助推作用;通过每学期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举办主题性年度教学竞赛、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等形式,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
2.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各学院及有关部门定期开展专题研讨,对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鼓励各学院成立育人体系建设专项教研团队,对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进行研究;设立育人体系建设专项课题,鼓励教师对育人体系建设进行思考与研究。
(五)建立育人体系建设的全过程监督机制
1.加强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督与考核。不断完善教学督导制度,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组的作用,对全校所有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对照《安徽财经大学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对教师教学进行督查,引导教师从严执教,提高教学水平;开展师生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的反映与要求;开展专项教学竞赛,通过竞赛考核、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改革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将课程考核方式向多样化转变、考核内容向注重综合能力考核转变、成绩评定向综合性转变,推行多种形式、多个阶段的考核制度改革。
2.建立育人效果的科学评价体系。建立针对学生的,涵盖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综合素质与能力的科学评价体系;组织人格状况测评,使大学生准确把握自己的人格状况,确定人格发展的目标;制定人格养成计划,并为学生提供载体和平台,引导大学生自主参加一系列培养训练活动,逐步提升个体人格素养。
六、实施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协作。各相关部门、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与部门协同。根据本指导意见的要求,成立各学院学生“四位一体”育人体系建设领导机构,具体负责落实各项活动,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协同落实方案任务。
(二)加大宣传,广泛动员。各相关部门、各学院要在学生中积极宣传动员,使学生能够广泛参与到育人体系建设工作中来,通过活动的开展不断提升育人体系建设成效。
(三)精心策划,注重实效。各相关部门、各学院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把育人体系建设工作做实做好,切忌走过场,搞形式,要加大对育人体系建设经费的投入,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向前推进。
安徽财经大学
2016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