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本科课程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
校政字[2008]118号
一、本科课程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组成
本科课程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由8项一级指标和22项二级指标构成,其中重要二级指标(黑粗体字)10项,一般二级指标12项。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1.教学指导思想
1.1课程的目标定位
1.2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
2.师资队伍
2.1教师队伍结构
2.2教师资格与上课率
2.3青年教师培养
2.4教师风范
3.教学条件与利用
3.1教学条件
3.2实验开出率与实验室开放
4.教学管理与建设
4.1教学管理与质量保证监控系统
4.2教材建设
4.3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
5.教学改革
5.1教学改革立项
5.2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5.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5.4考试方法改革
6.学术水平
6.1论文与专著
6.2科研水平与成果
7.教学效果
7.1教学质量
7.2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7.3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7.4教学成果
8.特色项目
课程特色与优势
二、课程建设和评估的目标
1.有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和较高教学水平、学术水平的课程带头人。
2.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大纲、完备的教学日历和教学辅导材料[包括电子教案、习题集(库)、试题集(库)、CAI课件以及其他教学资料等],选用合适的教材并指定教学参考书。
3.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研究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和课内外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注重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注重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良好。
4.注重教学研究。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安排合理。在教学方法、考试方法、教学改革、因材施教、素质培养、教书育人等方面,目标明确,有改革、有创新,措施有力,行之有效。
5.有实验环节或有课程设计的课程应重视加强实践环节的建设。应具备良好的实验条件,开出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实验,有设计型、综合型和研究型实验,每组实验人数符合大纲要求,开放实验室;课程设计有规范化管理,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良好。
三、课程建设与评估的等级划分
二级指标的评估等级分为A,B,C,D四级,评估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级之间的为B,低于C级的为D。见附录《安徽财经大学本科课程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表》。
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其标准如下:
优秀:A≥13,C≤3 (其中重要项目A≥8,C≤1),有特色项目;
良好:A+B≥13,D≤1(其中重要项目A+B≥8,D=0);
合格:D≤3(其中重要项目D≤1)。
四、其他
1.相关课程具有省级及以上评估指标体系的,按省级及以上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评估。
2.双语教学课程是指采用外文授课(外语讲课时间50%以上)、外文教材、外文考试试卷的课程。采用本体系建设与评估双语教学课程时,学术水平指标可以同时用中英文成果衡量。
3.本文件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安徽财经大学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三日
附录 安徽财经大学本科课程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指标 | 主要观测点及等级标准 | 内涵说明 | |
A | C | |||
1.教学指导思想 | 1.1课程的目标定位 | 定位准确,建设目标明确,发展规划落实,与前、后期课程有较好的衔接 | 定位较准确,建设目标较明确,发展规划落实,有一定效果 | 根据培养计划明确课程的目标定位、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等 |
1.2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 | 注重教学研究,有创新、有特色,措施有力,行之有效,质量意识强 | 注重教育观念的学习研究,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 |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学改革目标明确 | |
2.师资队伍 | 2.1教师队伍结构 | 结构合理,45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40%,其余为硕士毕业;实验教师队伍本科毕业教师比例≥50% | 结构基本合理,45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25%,其余为硕士或本科毕业;实验教师队伍,本科毕业教师比例≥30% | 教师的结构指年龄、学缘、职称、学历、学位等结构,水平高 |
2.2教师资格与上课率 | 符合岗位资格的主讲教师为100%;教授、副教授近3年均为本科生授课 | 符合岗位资格的主讲教师≥90%;55岁以下教授、副教授及近3年均为本科生授课率≥95% | 教师资格是指具有硕士学位或讲师职务;新教师应通过岗前培训;授课不含指导毕业设计(论文) | |
2.3青年教师培养 | 奖惩政策落实,效果好,有明确的进修计划,都能担任本课程的全部讲授工作 | 有政策、措施,60%以上青年教师有明确的进修计划,并能担任本课程的全部讲授工作 | 青年教师指35岁以下的教师 | |
2.4教师风范 | 好,典型事例多 | 较好 | 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学质量高 | |
3.教学条件与利用 | 3.1教学条件 | 仪器设备、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齐全,利用率高 | 仪器设备、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齐全,利用率较高 | 指教学必须使用的电子教案、教具挂图、演示实验仪器、声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
3.2实验开出率与实验室开放 | 开出教学大纲要求的全部实验和课程设计;每组实验人数符合大纲要求;实验室开放时间长,覆盖面大 | 开出教学大纲要求的90%以上实验和有关课程设计;每组实验人数基本符合大纲要求;有开放性实验室 | 没有实践环节(实验或课程设计)的课程则不考核该指标 | |
4.教学管理与建设 | 4.1教学管理与质量保证监控系统 | 管理制度严格、教学档案齐全,形成了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定期举办教学研究活动和评估,有记录;课程建设成效显著 | 管理制度健全、教学档案基本齐全;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和教师评学活动,初步形成了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开展教学建设工作 | 教学管理与质量保证监控系统包括目标确定、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建立、信息的收集(统计与测量)、评估、信息反馈、调控等 |
4.2教材建设 | 教材建设有规划、有措施;积极引进先进、适宜的原版教材和获省部级及以上奖教材 | 选用获省部级及以上奖的教材≥50%,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教材≥50% | ||
4.3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 | 内容更新,体系设计科学合理,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综合型、设计型实验≥90%,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提供机会,效果好 | 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90%;综合型、设计型实验≥60% | 设计型实验: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综合型实验: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知识的实验 | |
5.教学改革 | 5.1教学改革立项 | 有国家级或省部级立项的教研课题或教材出版计划 | 有学校立项的教研课题或教材出版计划 | |
5.2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 改革有总体思路,计划科学合理,配套措施得力,执行情况良好,成绩显著 | 有思路、计划与措施,有一定成效 | ||
5.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 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成效显著;多媒体授课,其中必修课多媒体授课的学时≥40%,并有自行开发的多媒体课件,效果好 | 注意改革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学时≥20% | 多媒体授课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即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新技术 | |
5.4考试方法改革 | 积极改革考试方法,注重考查学生能力,用试题(卷)库命题,教考分离,密封阅卷,非通考班级无“满堂红” | 考试方法有所改革,用试题(卷)库命题,非通考班级“满堂红”少于20% | “满堂红”:指该班级没有不及格的成绩 | |
6.学术水平 | 6.1论文与专著 | 近三年来,教师平均每人发表教研论文1篇;有获省部级及以上奖的教材 | 近三年来,教师平均每人发表教研论文0.5篇;有获校级及以上奖的教材 | 立项和获奖项目是截止到上一个评奖年度 |
6.2科研水平与成果 | 近三年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 | 近三年承担校级科研项目;获得校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 | 立项和获奖项目是截止到上一个评奖年度 | |
7.教学效果 | 7.1教学质量 | 领导、专家和学生听课反馈意见为“优、良”的≥90% | 领导、专家和学生听课反馈意见为“优、良”的≥70% | 反馈意见是指检查任课教师授课质量的全部信息 |
7.2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 学生水平高 | 合格 | 在有可比较的考试与竞赛中的成绩或在专家组抽测、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成绩 | |
7.3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 培养学生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效果明显;有正式发表的论文或文章,或有省部及以上科技、学科竞赛奖的年均学生比例≥3% | 培养学生有思路、有措施、有效果;有正式发表的论文或文章,或有学校及以上科技、学科竞赛奖的年均学生比例≥1% |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情况;校级及以上奖的科技文化作品或正式发表的论文或文章情况 | |
7.4教学成果 | 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 | 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 教学成果奖或教书育人奖是截止到上一个评奖年度 | |
特色项目 | 特色是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课程特有、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它应对优化人才知识、能力、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同行中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特色可能体现在不同的层面,如教学指导思想,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机制等。 |